尽管城内守军伤亡惨重,但在审配这位将领的号召下,仍然英勇抵抗,斗志昂扬,一直拼死抵抗,等待袁尚前来支援。
袁尚在收拾完袁谭之后,必须镇守领地,重新订立威望、平息内乱,无法倾巢而出,只能亲自率领一万大军前来营救。
这一万大军,想要解决曹操,难上加难。
于是在开战之前,袁尚想来个里应外合,与城里的守军联合行动,二者合而攻之,以奇攻大破曹军。
但,谁去报信,就成了个问题。
无法报信,就无法合谋。
曹操的军队,围死了所有通道,偷偷溜进去几乎没有可能。
去报信,也是九死一生。
袁尚帐下的幕僚,难倒了一大片。
此刻,一个叫李孚的人站了出来,表示只要三人三骑,就能够解决这个问题。
众人不信,讥讽、担忧连成一片。
谁知道,还真让他做到了。
他是如何做的?
据说当天晚上,曹操的军营中人声鼎沸,有一个都督模样的曹军,带着两个护卫,每见一个士兵就大发雷霆,动不动鞭笞、叫骂,使得士兵一个个胆颤心惊,不敢偷懒,警戒性大大提高,生怕是曹操派人莅临视察。
然而,此人却是李孚。
只不过他换上了曹军的官服。
在曹营里横行霸道。
一直巡视到城南,对着邺城正南的城门,李孚又大声责骂守围将士,把他们绑起来,说他们偷懒打诨。
将士们吓得不行,一个个求饶,不想掉脑袋,完全忘记确认身份。
李孚就趁着这个机会,急驰到城下,向城上呼喊。
城上的守军当场认出了他,立马放下绳子,把李孚吊上城去。
就这样,他成功回到了城内,与袁绍通风报信。
但他冒充都督进城的消息,当晚就传回了曹操营帐。
曹操听闻后,对此人产生了极大的兴趣,命令提高警惕,等他出来将他一举拿下。
于是,李孚又遇到了另一个问题,该如何出城禀报主子?
曹操生性多疑,必然不会让他轻易出城。
最后,他想了个绝妙的办法。
当天晚上,李孚号召了一群老弱病残,从城中走了出来,人人举着白旗,说要投靠曹军,大声呼喊曹操为主公,祈求收留。
行军本就费力,围城更是困难,曹操当然没有收留这么多饭桶。
李孚就混在这里面,成功出城。
且被放走。
这两招,的确妙。
甚至放在现代,也不是无法还原。
可佣兵公会,才是被围困的那一方,杨山更是瓮中之鳖,身份地位完全不一样。
我问杨山,他具体打算怎么做。
杨山笑嘻嘻告诉我,倒过来不就行了?
拉托米亚中那么多百姓,他找几十个老弱病残,或者几十个受伤的将士,带着他一起出城。
不就完美了?
如果顺利,他完全可以提前与扎菲将军的增援汇合,空投物资是小,回头里应外合才是大!
“简直一箭双雕,陆哥,你说对吗?”
可我听了后,却是连连冷笑,频频摇头。
“杨山,你聪明就聪明在,太聪明了!”
“陆哥,你这是啥意思?我咋听不懂呢,是骂我还是夸我啊?”
“既是夸你,也是骂你,你能够想到用这种方法来应对围师必阙,的确是顶级博弈手段!”
“可你难道没发现,自己正在一步步走入对方为你设好的陷阱吗?”
我对着卫星电话那头冷冰冰道